全球头条:广东发布首批20个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
2023-04-06 20:20:10 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张莹

摄影:张莹


(资料图片)

省政府新闻办6日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广东省大湾区办)发布了第一批20个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首批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

第一批20个典型案例中,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类案例8个,民生融合类案例5个,营商环境类案例7个,是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社会关注度、共识度、感受度比较高的重点政策,集中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以来广东省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的重要成果。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进行建设与发展,没有先例可循,规则机制的联通对接是重点也是难点。

“推动规则衔接目的是尽可能缩小粤港澳三地制度性差异,克服不利于要素流动的制度瓶颈,为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空间。”朱伟说,广东有关单位聚焦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要素跨境流动,创新突破了不同法域之间的制度壁垒,探索三地人车往来、跨境执业、资金过境的新模式新路径。例如,首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边检查验快捷通道模式,实现内地与港澳口岸快速自助通关;开展港澳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工作,首次突破了港澳律师不能从事内地法律事务限制;广东财政科研资金打破“钱过境”政策障碍,首次实现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港澳自由流动。

在民生融合领域,广东有关单位聚焦大湾区民众重要关切,特别是针对港澳同胞到粤就业创新创业和生活重点诉求,围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理财保险等领域推进规则衔接,创新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政策举措。例如,“港澳药械通”打通了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的通道,解决在大湾区内地工作生活的港澳同胞及内地居民临床急需用药用械需求;“湾区社保通”通过网上平台,实现服务事项“湾区通办”,超30万人次港澳居民参加广东社保;“跨境理财通”已为粤港澳三地4.36万投资者办理跨境理财业务。

此外,广东有关单位在民商事规则衔接、标准互认、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与港澳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对接,携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例如,“湾区标准”创新了大湾区标准服务供给模式和规则对接路径;前海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率先探索域外法适用机制;跨境信用报告格式规范为深港澳跨境信用互认奠定了基础。

相关链接: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20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粤港澳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

案例二:港澳律师实现在大湾区内地九市便利执业

案例三:财政科研资金实现跨境拨付使用

案例四:“湾区社保通”推动粤港澳社保事业深度融合发展

案例五: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车辆备案模式

案例六:粤港澳共推“湾区标准”

案例七: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自助通关

案例八:“港澳药械通”助力健康湾区建设

案例九:“域外法查明通”:科技赋能破解域外法查明难题

案例十: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师资格互认模式探索与标准制定

案例十一:“跨境理财通”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案例十二: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

案例十三: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助力航空货物便捷通关

案例十四:广州创新搭建穗港澳商事登记“跨境通”平台

案例十五:深圳在香港发行全国首只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案例十六:珠海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医保衔接新模式

案例十七:江门创新港澳居民“零出关”办理内地政务服务模式

案例十八:横琴打造琴澳跨境法律服务新模式

案例十九:前海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案例二十:南沙创新粤港交流合作机制

审读:乔会青

相关推荐: